張家輝在新電影中《重生》中殺瘋了,上映3天,票房破1億
2024/08/20

烈日炎炎的暑期檔,電影市場卻意外刮起了一陣港片旋風,由馬浴柯執導,張家輝、阮經天、張榕容聯袂主演的犯罪動作片《重生》,以黑馬之姿殺出重圍,票房一路飆升,突破了億元大關。

張家輝,這位從「跑龍套」一步步走到「七料影帝」的香港演員,再次以其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觀眾他在《重生》中飾演一位痛失妻女的父親在復仇的深淵中掙扎,將角色的瘋狂與絕望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為張家輝的演技點贊之余,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也浮出水面:曾經星光熠熠的香港影壇,如今似乎陷入了青黃不接的尷尬境地。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港片男神,周潤發、成龍、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一個個仿佛都銷聲匿跡,鮮少出現在大銀幕上,反觀張家輝、吳鎮宇等「黃金配角」卻憑借一部部作品,逐漸扛起了港片的大旗。

難道說,這些「老戲骨」的演技已經超越了昔日的「頂流男神」?

答案或許并非如此。

事實上,香港電影近年來一直面臨著市場萎縮、成本高昂等難題,一部電影的成功,除了需要好故事、好演員更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而演員片酬,往往占據了電影制作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以2022年上映的香港電影《金手指》為例,這部由莊文強執導匯集了劉德華、梁朝偉兩大影帝的影片最終票房僅為5億多港元,盡管這一成績已屬近年來港片中的佼佼者,但考慮到其高達35億港元的制作成本,最終的收益并不樂觀。

據業內人士透露,《金手指》的演員片酬占據了總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僅劉德華、梁朝偉兩位主演的片酬,就高達上億港元,高昂的演員片酬,無疑加重了電影的盈利壓力。

相比之下

,張家輝、吳鎮宇等實力派演員,雖然名氣不輸一線影帝,但片酬卻相對「親民」,他們不僅演技精湛,而且敬業、配合度高,在業內口碑極佳,對于制片方而言,選擇這類演員,無疑能夠有效控制成本,降低投資風險。

而對于張家輝、吳鎮宇等演員來說,他們也深知香港電影市場的不景氣,因此在片酬方面往往會做出讓步甚至愿意「自降身價」,只為能夠參與到好的作品中。

除了在片酬方面做出妥協,張家輝、吳鎮宇等演員還積極尋求突破,嘗試轉型做導演甚至自編自導自演,為香港電影注入新的活力。

張家輝在2014年自導自演了恐怖電影《盂蘭神功》盡管該片口碑褒貶不一,但其大膽的嘗試和對香港傳統文化的展現,依然獲得了部分觀眾的認可,2016年,他又執導了動作喜劇片《陀地驅魔人》,該片在香港本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并入圍了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2023年,張家輝自導自演的恐怖電影《贖夢》即將上映,這部電影的投資成本僅為900萬港元,但演員陣容卻相當亮眼,

除了張家輝自己,還邀請到了陳法拉、劉俊謙、朱晨麗等實力派演員加盟。

從申請香港電影發展基金的900萬港元資金,到邀請一眾實力派演員參演,《贖夢》的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張家輝對電影的熱愛和對香港電影未來的期許。

事實上,香港電影并非沒有優秀的作品,近年來也涌現出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佳作,例如《無雙》、《追龍》、《怒火·重案》等。

這些影片的成功,除了賴于精彩的故事、精良的制作,更離不開演員們的精彩演繹

與好萊塢等成熟的電影市場相比,香港電影在融資渠道、發行模式、人才培養等方面,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

高昂的演員片酬只是香港電影發展困境的一個縮影,要重振昔日的「東方好萊塢」雄風,還需要香港電影人共同努力,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打造更多優質作品。

香港電影的未來,也離不開內地市場的支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香港電影人選擇「北上」發展,參與到內地電影的制作中,為內地電影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在香港電影人與內地電影人的共同努力下,未來的華語電影市場將會更加繁榮,更多優秀的電影作品將會呈現在觀眾面前。

你對香港電影的現狀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